撰写论文「 Whitesides - Writing a Paper」
怀特塞兹研究组:撰写论文
- 作者:乔治·M·怀特塞兹(George M. Whitesides)
1. 什么是科学论文?
一篇论文是对假说、数据和结论的有组织的描述,旨在指导读者。论文是研究的核心部分。如果你的研究不能产出论文,那还不如不做。“有趣但未发表”等同于“不存在”。
要认识到,你做研究的目标是提出并检验假说,从这些检验中得出结论,并将这些结论传授给他人。你的目标不是“收集数据”。
一篇论文不仅仅是存档已完成研究项目的工具;它也是规划进行中研究的框架。如果你清楚地理解论文的目的和形式,它将在组织和进行研究方面对你大有裨益。一份好的论文提纲也是一份好的研究计划。你应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断撰写和修改这些计划/提纲。开始时,你可能更多的是计划;结束时,则更多的是提纲。在纸上不断努力理解、分析、总结和重新阐述假说,将比那种收集完所有数据后才开始整理的过程对你来说效率高得多。
2. 提纲
2.1. 撰写提纲的理由
我强调提纲在撰写论文、准备研讨会报告和规划研究中的核心地位。我尤其相信,对你我而言,从提纲开始写论文是最高效的方式。提纲是一份书面计划,包含了论文的组织结构以及其所依据的数据。事实上,你应该将提纲视为一套精心组织和呈现的数据集,附带有相应的目标、假说和结论,而不仅仅是文本的提纲。
提纲本身包含的文本很少。如果你我能在提纲的细节上达成一致(即在数据和组织结构上),那么支撑的文本就可以相当容易地组合起来。如果我们对提纲无法达成一致,任何文本都是无用的。撰写论文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文本上;而大部分的思考则投入到数据的组织和分析中。在开始撰写文本之前,经历几轮(甚至多轮)提纲修改,在时间上相对高效;而撰写论文全文的多个版本则非常缓慢。
我所有的写作——论文、报告、项目申请书(当然,还有研讨会的幻灯片)——都从提纲开始。我强烈建议你也学会如何使用它们。
2.2. 你应该如何构建提纲?
经典方法是从一张白纸开始,不按顺序地写下你所有关于这篇论文的重要想法。问自己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:
- “我为什么做这项工作?”
- “它意味着什么?”
- “我打算检验哪些假说?”
- “我实际检验了哪些?”
- “结果是什么?这项工作是否产生了一种新方法或新化合物?是什么?”
- “我做了哪些测量?”
- “哪些化合物?它们是如何表征的?”
勾画出可能的方程式、图表和反应路线(schemes)。关键是要抓住主要思想。如果你开始研究是为了检验一个假说,但在看到已有结果后,觉得数据似乎更适合检验另一个假说,别担心。把它们都写下来,然后挑选假说、目标和数据的最佳组合。论文完成时的目标常常不同于开始工作时的理由。很多好的科学研究是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。
当你写完能想到的所有内容后,另拿一张纸,尝试整理第一张纸上的杂乱内容。将你所有的想法归入三个主要部分(1-3):
- 引言 (Introduction)
- 我为什么做这项工作?
- 核心动机和假说是什么?
- 结果与讨论 (Results and Discussion)
- 结果是什么?
- 化合物是如何合成与表征的?
- 测量了什么?
- 结论 (Conclusions)
-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?
- 哪些假说被证实或证伪了?
- 我学到了什么?
- 为什么这项工作有意义?
接下来,对每个部分进行更细致的组织。专注于组织数据。构建图、表和反应路线(schemes),以尽可能清晰和简洁地呈现数据。这个过程可能很慢——我可能会以不同方式勾画一个图五到十次,试图决定哪种方式最清晰(并且看起来最美观)。
最后,把所有东西——各部分的提纲、表格、图表的草图、方程式——都整理好。
当你满意地认为已经包含了所有数据(或者知道你打算收集哪些额外数据),并且有了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时,把提纲交给我。只需指出缺失数据将放在哪里,你认为(假设)它们会是什么样子,以及如果你的假说正确你将如何解释它们。我会审阅这份提纲,加入我的意见,提出修改建议,然后返还给你。通常需要四到五次迭代(常常伴随着额外的实验)才能就提纲达成一致。当我们达成一致时,数据通常已经处于(或接近)最终形式(也就是说,提纲中的表格、图表等将成为论文中的表格、图表……)。
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写作了,并且可以确信你的大部分文字会被采用。
高效利用你我时间的关键在于,我们尽早在一个项目开始时就交换提纲和草案。无论如何,不要等到数据收集“完成”才开始写提纲。 没有哪个项目是真正“完成”的,一旦你看到一个项目的基本结构,就尽快提出一个合理的论文框架和提纲,这样可以节省巨大的精力和大量时间。即使我们决定在认真组织论文之前还要做大量额外工作,撰写提纲的努力也已经有助于指导研究方向了。
2.3. 提纲内容
一份提纲应包含:
- 标题 (Title)
- 作者 (Authors)
- 摘要 (Abstract)
- 暂时不要写摘要。这可以在论文完成时再做。
- 引言 (Introduction)
- 开头一两段应完整写出。特别注意开篇句。理想情况下,它应简明扼要地陈述工作目标,并指出为何此目标重要。
- 总的来说,引言应包含以下要素:
- 工作的目标。
- 目标的理由:为什么这项工作重要?
- 背景:其他人做了什么?如何做的?我们之前做了什么?
- 读者指南:读者在论文中应关注什么?有趣的亮点是什么?我们采用了什么策略?
- 总结/结论:读者应期待得到什么结论?
- 在提纲的高级版本中,还应包括实验部分的所有小节(达到段落副标题的级别),并指明哪些信息将放入补充材料(Microfilm section)。
- 结果与讨论 (Results and Discussion)
- 结果和讨论通常合并在一起。
- 本节应按主要主题组织。各部分应使用粗体副标题,以使结构清晰,并帮助读者浏览最终文本以找到感兴趣的部分。
- 以下列表包含了一些可以作为章节标题的示例短语:
- Synthesis of Alkane Thiols (烷基硫醇的合成) -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layers (单分子层的表征) -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Vicinal Diol Unit (邻二醇单元的绝对构型) - Hysteresis Correlates with Roughness of the Surface (滞后现象与表面粗糙度相关) - Dependence of the Rate Constant on Temperature (速率常数对温度的依赖性) - The Rate of Self-Exchange Decreases with the Polarity of the Solvent (自交换速率随溶剂极性降低)
- 尽量使这些章节标题具体且信息丰富。例如,“自交换速率随溶剂极性降低”显然比“速率测量”长,但对读者更有用。
- 通常,尝试涵盖主要的共同要点:
- 起始材料的合成
- 产物的表征
- 表征方法
- 测量方法
- 结果(速率常数、接触角等任何测量值)
- 在提纲中,不要写大量文本,但要把所有数据放在正确的位置:任何文本只需说明该部分将包含什么内容。
- 应包含:
- 章节标题 (Section Headings)
- 图 (Figures) (带图注)
- 反应路线/示意图 (Schemes) (带图注和脚注)
- 方程式 (Equations)
- 表格 (Tables) (格式正确)
- 记住,把一篇论文看作是实验结果的集合,通过图、表、方程式和反应路线(schemes)尽可能清晰、经济地进行总结。论文中的文本仅用于解释数据,是次要的。信息越能压缩到表格、方程式等中,论文就越短、越易读。
- 结论 (Conclusions)
- 在提纲中,用简短的短语或句子列表总结论文的结论。
- 不要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,除非需要特别强调。
- 结论部分就应该是结论,而不是总结。它应该增加一个新的、更高层次的分析,并明确指出工作的意义。
- 实验部分 (Experimental)
- 按照与结果部分相对应的正确顺序,包含实验部分的所有段落副标题。
2.4. 总结
- 在一个项目的早期就开始撰写可能的论文提纲。不要等到“结束”。结束可能永远不会到来。
- 围绕易于理解的数据——表格、方程式、图、反应路线(schemes)——来组织提纲和论文,而不是围绕文本。
- 按重要性排序,而不是按时间顺序。撰写论文的一个重要细节涉及主题的权重。新手通常按时间顺序组织论文:即,他们叙述其实验过程,从他们珍视的最初失败开始,到高潮的成功结局结束。这种方法完全错误。从最重要的结果开始,将次要结果放在后面,或者干脆省略。 读者通常不关心你是如何得到重大结果的,只关心结果是什么。
- 短论文比长论文更容易阅读。
3. 一些写作风格要点
不要使用名词作形容词:
- 不应:
ATP formation; reaction product
- 应:
formation of ATP;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(ATP的形成;反应的产物)
- 不应:
单词“this”后面必须跟一个名词,使其指代明确。
- 不应:
This is a fast reaction; This leads us to conclude
- 应:
This reaction is fast; This observation leads us to conclude (这个反应很快;这个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)
- 不应:
统一使用过去时描述实验结果。
- 不应:
Addition of water gives product.
- 应:
Addition of water gave product. (加入水得到了产物。)
- 不应:
尽可能使用主动语态。
- 不应:
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olution turned red.
- 应:
The solution turned red. 或者 We observed that the solution turned red. (溶液变红了。或者 我们观察到溶液变红了。)
- 不应:
完成所有的比较。
- 不应:
The yield was higher using bromine.
- 应:
The yield was higher using bromine than chlorine. (使用溴的产率比使用氯的产率高。)
- 不应:
所有论文字稿使用双倍行距(不是单倍或1.5倍行距),冒号后和句子末尾的句号后留两个空格。页边距要足够宽。
假设我们所有的论文都将使用美国化学会(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, ACS)的风格。你可以从三个来源很好地了解这种风格:
- 期刊。 只需查看期刊上的文章,模仿你看到的组织结构。
- 研究组以前的论文。 通过查看以前的论文,你可以确切地看到一篇论文应该“看起来”是什么样子。如果你写的东西看起来不同,那可能就不是我们想要的。
- 《ACS作者手册》(The ACS Handbook for Authors)。 有用、详细,尤其是关于参考文献的部分,第173-229页。
我还建议你阅读 Strunk 和 White 的《风格要素》(The Elements of Style, Macmillan: New York, 1979, 3rd ed.) 来培养语感。 研究组图书馆里还有一些关于科学写作的其他书籍;这些书都包含有用的建议,但读起来并不生动。也有几本关于图表设计的优秀书籍。